麻豆传媒

麻豆传媒 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实施办法
发布时间:2025-09-17        浏览次数:11

为了更好地做好我系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工作,营建良好学风、系风,根据《麻豆传媒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办法》《麻豆传媒 校长奖学金实施办法》《麻豆传媒 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实施办法》《麻豆传媒 社会奖学金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我系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申报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国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及麻豆传媒 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已参加过研究生必读书目资格考试者,原始成绩(即第一次资格考试成绩)需在合格及以上;如无资格考试,则不受此条限制;

5、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

6、博士研究生应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或本领域公开出版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如在SCI、EI、SSCI、A&HCI、CS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2)科研成果被证明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3)获得发明专利或重要的实用新型专利;

(4)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科技、文化等竞赛活动,成绩优异

7、硕士研究生应有一定的科研成果,或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学术竞赛、文化交流、公益服务等方面表现优秀。

8、参评学年出现以下任一情况,则不具备申请当年奖学金资格:

(1)违反国家法律及校规校纪受到处分者(含受学校、院系通报批评以上处分);

(2)任何一门必修课程考试不及格者;

(3)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者;

(4)未按时注册报到者。


二、组织领导

麻豆传媒 成立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由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担任组长,分管研究生教学副系主任、研究生导师代表、研究生教务、研究生辅导员和学生代表担任委员,负责制订我系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实施办法及奖学金的组织、评审工作。


三、评审细则

1.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办法

麻豆传媒 奖学金评审委员会根据学生综合评分高低确定各奖学金最终候选人名单。学生综合评分由学术加分、必读书目(课程成绩)加分、大赛获奖加分、个人荣誉加分和学生工作加分项相加而成,并参考学生平时综合表现。(硕士新生奖学金评审:评审委员会主要根据其本科阶段的加分项成绩及综合表现予以评定)

(1)学术加分项分值为该生在华东师大硕士学段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计算方式如下:中国社会科学,每篇150分,其他如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语文、外国文学评论等权威A类,每篇90分;SSCI、A&HCI论文,每篇90分;文学遗产、文献、学术月刊、文史哲、中国比较文学等权威B类,每篇60分;CSSCI来源期刊,每篇30分;CSSCI来源集刊,每篇25分;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每篇20分;专著、古籍著作整理20万字以上,第一作者每部20分,第二作者每部10分;其他著作第一作者每部10分,第二作者每部5分,以上作者署名皆以版权页为准;北大核心,每篇5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3000字以上理论性文章每篇60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2000-3000字、《文汇报》《解放日报》3000字以上理论性文章每篇25分;《文汇报》《解放日报》2000-3000字的理论文章每篇20分;《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每篇30分;《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每篇25分;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每篇20分。特殊情况者将由系奖学金评审委员会酌情评定。(权威A与B认定见附件1)

注:上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的报刊类文章最多计1篇。

(2)必读书目(课程成绩)加分

为了平衡各年级不同专业之间评分标准不一的情况,必读书目资格考试原始成绩引入z分数(z-score)予以换算。所在组别考试排名前50%的同学,所加分值为:z分数乘以3。(示例:如换算后的z分数为1.7,则加分值为5.1分;如换算后的z分数为0.7,则加分值为2.1分)

学科教学方向以专业必修课课程总成绩均分计算z分数,所在组别前50%的同学,所加分值为:z分数乘以3。[课程总成绩均分示例:课程A 84分,课程B 90分,课程C 75分,则总成绩均分原始分为:(84+90+75)÷3=83 ]

申请国家奖学金、能达奖学金、宝钢奖学金、优秀学业奖学金特等奖等1万元及以上的奖学金,需同时符合必读书目考试成绩位列所在组别考试成绩前50%,学科教学方向同学由于无必读书目考试成绩,申请上述奖学金需所学专业必修课课程总成绩均分位列所在组别前50%。

(3)大赛获奖加分


国家级

省部级

校级

个人项目或团队项目

特等或最高奖

60

30

10

次高奖

最高*90%

同左

同左

第三层次奖

最高*60%

同左

同左

第四层次奖

最高*30%

同左

同左

同一项目在同一评奖周期内获得多个级别奖项,奖项就高不就低,若同一项目在不同周期内获奖,按照不同周期内相应获奖成果计分。团队项目负责人与团队成员共享加分,具体分配如下:总加分=负责人50%+团队成员50%(团队成员共享50%),例如60分总分,1个负责人与5个成员共享,则负责人30分,每个成员6分。所有成员以证书上署名为准。

上述大赛获奖主要参照教务处认定学科竞赛名单(见附件2),如有研究生类其他重要学科或学术竞赛,以评审委员会认定为准。

其中,校级奖项仅计算加盖“麻豆传媒 ”或“中共麻豆传媒 委员会”“共青团麻豆传媒 委员会”公章的相关大赛名单。

*如大赛设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那么特等奖便是最高奖;如大赛只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没有特等奖,那么一等奖便是最高奖;如大赛设金银铜奖,那么金奖就是最高奖。后二者便不涉及第四层次奖。优胜奖或鼓励奖不予计分。

(4)个人荣誉加分

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五四奖章、新长征突击手、道德模范、自强之星、公益之星、学术新人等由国家和省部级党组织、团组织、行政部门发布红文表彰的个人荣誉,加5分;

由国家和省部级党组织、团组织、行政部门发布红文表彰的集体荣誉,每位成员加2分;

省市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积极分子等加2分;

校级荣誉不予认定。

*个人荣誉累加分最高不超8分(含)。

(5)学生工作加分

校级、院系级研究生会主席团、班长、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加3分

校系两级研究生会各部门部长副部长、各学生社团正副职(含秘书长)、系刊主编副主编、班委成员、党支部委员(含副书记)、专业负责人加2分。

 *学生干部加分依据就高原则。担任多项学生干部的学生,只算最高加分项,不重复计分。

学生干部加分原则上要求工作半年以上,有特殊情况的提交评审委员会审核认定。

(6)其他

由于国家奖学金下拨给硕士研究生的名额有限,原则上每个专业最终候选人不得多于2名。硕士学制内,一个学生原则上最多获得一次国家奖学金。其他奖学金则不受此条限制。


2.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办法

麻豆传媒 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主要根据学生学术成果得分高低,并参考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成绩排名和综合表现等,最终确定各奖学金候选人名单。

学术成果得分计算方式为: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每篇150分,其他如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语文、外国文学评论等权威A类,每篇90分;SSCI、A&HCI论文,每篇90分;文学遗产、文献、学术月刊、文史哲、中国比较文学等权威B类,每篇60分;CSSCI来源期刊,每篇30分;CSSCI来源集刊,每篇25分;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每篇20分;专著、古籍著作整理20万字以上,第一作者每部20分,第二作者每部10分;其他著作第一作者每部10分,第二作者每部5分,以上作者署名皆以版权页为准;北大核心,每篇5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3000字以上理论性文章每篇60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2000-3000字、《文汇报》《解放日报》3000字以上理论性文章每篇25分;《文汇报》《解放日报》2000-3000字的理论文章每篇20分;《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每篇30分;《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每篇25分;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每篇20分;入选学校优博计划项目5分。

注:上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的报刊类文章最多计1篇。

3. 其他

所有硕博士科研成果作者第一单位须为麻豆传媒 ,署名原则上为第一作者,特殊注明的除外。成果需为本学段入学后获得,且成果发表或出版时间不晚于奖学金参评当年的9月30日,以版权页或证书信息为准。发表的学术论文(含文学作品)需在2000字及以上。在校期间曾获得国家奖学金、能达奖学金、宝钢奖学金等奖学金(所获奖学金金额高于5000元,不含5000元)的申报人,之前参评时申报过的成果不得重复使用(含必读书目成绩)。对参评材料,违反学术道德,有抄袭、剽窃、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者,一经查实,将取消评选资格,并给予相应处分。

本学期仅组织一次奖学金评审,后续如学校有新增奖学金,则按此标准执行。

特殊情况者,将由麻豆传媒 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酌情评定;本办法未尽事宜,解释权归麻豆传媒 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所有。

公示期2025年9月17日-9月20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联系徐老师,邮箱[email protected]


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

                                                        2025.9.17